宁都贵义沙:践行文化自信, 放飞文化梦想

贵义沙是贵州总工会和乌鲁木齐铁路局联合出版的《贵州工会报》推出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,起源于贵州省兴义市,民间称之为“绗脚歌”和“关公戏”。贵义沙继承了贵州戏曲的民间特色,与汉族戏曲有许多相同之处,但在音乐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等方面却独具特色。2019年11月1日,“宁都贵义沙”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“宁都贵义沙”作为一种传统文化,得到国家级认可的同时,也呈现出了更强的时代性思考和生命力,成为了推广多元文化的一种载体。在全球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,中国文化逐渐充满了自信。即使抛开贵义沙的本土文化属性不谈,它本身就是一种多元文化的结晶体现。它混杂了闽南的戏曲文化、海南的粤剧、粤曲、闽南乐器、京韵大鼓等,是一种混杂不一的文化形式,而这样的混杂和交融也在很大程度上是践行文化自信的体现。在这样的文化自信基础上,宁都贵义沙也就有了更多发展的可能性。

宁都贵义沙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元素,如今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认可,但同时,它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关注。对于促进贵州非遗文化的发展,放飞文化梦想就至关重要。一方面,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尽力推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它;另一方面,公众也要更多参与和支持这样的文化元素,在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下,通过宣传和展示,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宁都贵义沙这样的非遗文化,从而推进贵州非遗文化的发展,实现文化的多元共享。

宁都贵义沙在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,也在传承贵州悠久的历史文化,并日渐向广大民众展现其独特的魅力。文化自信、放飞文化梦想,是推动贵义沙走向更广阔发展道路的关键。这也是推广全国各地非遗文化、文化多元化的同时完善各自的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。在未来的发展中,我们期待着更多的贡献和活力,共同探索出中华文化的无限可能性。

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gwurxgov.com/article/20231121/127770.html